說起農村散養雞,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,作為近年來深受養雞戶青睞的養殖方式,農村散養雞有著肉質好、飼料成本低、價格貴等特點,有著很好的養殖效益。當然,在決定散養雞之前,對于成本的計算是非常重要的,同時,養殖技術也是不可忽視的一環。那么,農村散養雞的成本如何?怎么養才好?一起來看看吧!
【散養雞成本計算】
從飼養雛雞到出欄上市,它主要把括雛雞成本、疫苗成本、飼料成本:一是雛雞成本,一般市場上,一只雛雞的價格在3.5元左右。如果養殖戶是自繁自養,一只雛雞的價格要比市面的價格低1.5元-2.0元左右;二是疫苗成本,養雞以預防為主,雞的疫苗的成本費用以養雞戶的規模而定,一支疫苗的費用是20元,可以注射1000-2000只。商品土雞一般做疫苗3-4次,每只雞的疫苗費用在2毛錢以下;三是飼養成本,土雞以散養為主,根據土雞的生長生理和營養成分的積累特點,110天可以出欄上市,重量可達2.5-3.0斤上市,雞的肉質鮮嫩,是體質、質量、成本三者的最佳時期,飼養一只雞的飼料成本在15元左右;
【農村散養雞的養殖要點】
1、育雛階段:一是溫度,雛雞出殼買回后,第一周的溫度應控制在34—35℃以內,從第二周起,每周降低2℃,直到第六周脫溫為止。保溫的方法視雞的多少而定,雞少可用紙箱和燈泡,即將雛雞放在箱內,掛上一個60W左右的燈泡,同時放上水瓶、食槽。雞多可用育雛室,室內用煤爐等加溫,但煤煙應用鐵管排出室外。為保證溫度的準確性,除觀察雛雞的狀態外,室內應掛溫度計,同時勤除糞便;
二是光照,育雛第一周要求24小時光照,以保證雛雞晝夜都能采食和飲水,促進生長發育,以后每周減少2小時,直到夜間不開燈。光照和保溫可以結合起來進行,紙箱育雛,如溫度不夠,可加開水在容器內用布包起來,置于箱內加熱;三是密度,1-14日齡,50-60只/平方米,15-21日齡35-40只/平方米,21-44日齡25只/平方米,60日齡以后12只/平方米。脫溫后的小雞可籠養、平養或放牧養,只要密度不超過上述標準均可;四是飲水,雛雞出殼24小時后即可飲水喂食,將育雛料放在料桶內讓其自由采食,同時在水杯內放入清水。育雛頭20天飲用冷開水,以后可飲用井水或自來水,由于雛雞采食量少,新陳代謝旺盛,為防止營養不良,頭10天內必須在水中加入8-10%濃度的葡萄糖和水溶性多種維生素。
2、養殖要點:一是林地選擇,選擇通風向陽的林地,要求排水性要良好,交通要方便,林地樹木生長要良好,有一塊開闊平坦地帶,這樣可用來搭建雞舍;二是搭建雞舍,林下養雞的雞舍較為簡易,只需有個給雞夜間休息地方即可,可用磚塊木條搭建一個框架,留一個進出的小門。然后用塑料薄膜將其四周和頂端圍起來,在固定好即可。每個雞舍的大小由養殖規模而定,可大可小,此外搭建是要分開雛雞房、產蛋房以及孵化室之間的區別;
三是選種,林下養雞要選擇對環境適應力強的雞種,最好選擇當地的土雞,現如今人工規模化養殖發展,很多雞在人工條件下生長極快,往往一只雞只需一兩月即可出欄。但大多都是人工催育而成,但長期食用存在很多隱患,所以越來越多人喜歡鄉下地區飼養的家雞或土雞,這樣不僅口味較好、營養豐富,吃起來更為放心;
四是飼養管理,在清明季節放雞進入林下,雞苗可購買也可自己孵化,要做好雛雞喂養,將雛雞喂養在室內30度左右的環境,喂食時可適當加入維生素和抗生素,這樣可加強雛雞的抗病力。但雛雞在生長到一月時即可放養,放養時要訓練雞的覓食習慣,兩人互相配合,一人投食,另外一人負責驅趕,形成雞搶食習慣。之后再慢慢降低喂食量,尤其是早上的喂食,讓其白天自行覓食,晚上喂食飼料,這樣可加快雞的生長。
聲明:本網站發布的內容(圖片、視頻和文字)以原創、轉載和分享網絡內容為主,如果涉及侵權請盡快告知,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刪除。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,如需處理請聯系客服。電話:181-7506-0111。
本站全力支持關于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》實施的“極限化違禁詞”的相關規定,且已竭力規避使用“違禁詞”。故即日起凡本網站任意頁面含有極限化“違禁詞”介紹的文字或圖片,一律非本網站主觀意愿并即刻失效,不可用于客戶任何行為的參考依據。凡訪客訪問本網站,均表示認同此條款!反饋郵箱:。